怎样选购LED照明灯具?有什么技巧么

日期:2022-09-22 11:40:25 人气:4

怎样选购LED照明灯具?有什么技巧么
怎样选购LED照明灯具?有什么技巧么
幸亏现在的LED灯具和显示器等设备基本都能做到无可视频闪,不过关键还是看是否有相关检验证书。2.5 色温适中 色温越高,光线越白,色温越低,光线越暖。一般的休息区域,2700K~4000K比较合适。特别是夜晚不要使用高于4000K...
怎样选购LED照明灯具?有什么技巧么
    A+
热门评论

led灯灯珠如何选购?小技巧介绍

  大家知道什么是1ed灯灯珠吗?所有的LED灯都是需要使用灯珠的,没有灯珠的led灯是无法发亮的。
灯珠就是一种安装在灯泡里面的发光材料,属于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1e d灯的灯珠具有非常好的优越性,是一种寿命比较长色才比较艳丽的灯丝。
1e d灯珠的种类有很多,所以选择也有很多,很多人在更换1ed灯珠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择。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1ed灯灯珠如何挑选?   一、选择技巧   1、亮度 LED的亮度不同,价格不同。
用于LED灯具的LED应符合雷射等级Ⅰ类标准。
  2、抗静电能力 抗静电能力强的LED,寿命长,因而价格高。
通常抗静电大于700V的LED才能用于LED灯饰。
  3、波长 波长一致的LED,颜色一致,如要求颜色一致,则价格高。
没有LED分光分色仪的生产商很难生产色彩纯正的产品。
  4、漏电电流 LED是单向导电的发光体,如果有反向电流,则称为漏电,漏电电流大的LED,寿命短,价格低。
  5、发光角度 用途不同的LED其发光角度不一样。
特殊的发光角度,价格较高。
如全漫射角,价格较高。
  6、寿命 不同品质的关键是寿命,寿命由光衰决定。
光衰小、寿命长,寿命长,价格高。
  7、晶片 LED的发光体为晶片,不同的晶片,价格差异很大。
日本、美国的晶片较贵,一般台湾及国产的晶片价格低于日、美。
  8、晶片大小 晶片的大小以边长表示,大晶片LED的品质比小晶片的要好。
价格同晶片大小成正比。
  9、胶体 普通的LED的胶体一般为环氧树脂,加有抗紫外线及防火剂的LED价格较贵,高品质的户外LED灯饰应抗紫外线及防火。
  二、发光原理 
  PN结的端电压构成一定势垒,当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势垒下降,P区和N区的多数载流子向对方扩散。
由于电子迁移率比空穴迁移率大得多,所以会出现大量电子向P区扩散,构成对P区少数载流子的注入。
这些电子与价带上的空穴复合,复合时得到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释放出去。
这就是PN结发光的原理。
  三、类别   1。
直插式小功率规格有:
草帽/
钢盔,圆头,内凹,椭圆,方型(2*3*4)子弹头,平头,(3/
5/
平头/
面包型)食人鱼等。
  2。
SMD贴片一般分为(3020/
3528/
5050这些是正面发光)/
1016/
1024等这些是侧面发光光源。
  3。
大功率LED不可归类到贴片系列,它们功率及电流使用皆不相同,且光电参数相差甚巨。
单颗大功率LED光源如未加散热底座(一般为六角形铝质座),它的外观与普通贴片无太大差距,大功率LED光源呈圆形,封装方式基本与SMD贴片相同,但与SMD贴片在使用条件/
环境/
效果等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大家现在知道1e d灯灯珠如何挑选的吗?1e d灯的灯珠是非常高亮度的,我们在挑选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灯泡去选择,不同的灯泡使用的灯珠大小和亮度都是不一样的。
1e d灯灯珠的电压一般是在4v以内的,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电压幅度,是一种高压电源。
1e d灯珠的电流一般是在十五毫安左右的,而且它的亮度会随着电流增大而增大。
选择1e d灯灯珠的时候,最好是看一下它的能效性。

怎样选购LED照明灯具?有什么技巧么
阅读全文

led灯怎么选

选购指南(LED灯):
1.看安全认证 2.从6个指标看使用体验 3.从硬核配置看质量 1. 看是否安全——3C认证 很多小伙伴在选购灯具的时候,最关心ta的外观,最担心ta的质量。
这里对质量的担忧,本质上是对产品安全性能的疑惑。
所以不管是买什么,率先确认的是你入手的东西是否安全,灯亦如此。
不能只看颜值,不然真应验“颜狗最后一无所有”。
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我们只需一步,就是看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需要注意的是,3C标志并不是质量标志,它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安全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质量好。
图源:
柯迅厨房灯3C认证截图 这份认证一般能在详情页上找到,到手后还可以在灯具细节处查找“CCC”小logo。
一个灯具从制造到流通,背后可能针对各项目进行了多重检测,包括但不限于Rohs环保认证、CE认证(用于产品出口至欧盟EU和欧洲经济区EEA国家)节能认证等,这些认证无疑是为产品的安全与质量做背书。
2. 看使用体验 使用体验是用户最直观的判断灯具“好不好”的方法。
那到底怎么样的灯具才能称得上“好物”呢? 看看6个指标:
照度优、防眩光、显色指数高、无频闪危害、色温适中、无蓝光危害。
这6个指标除了使用舒适度,还直接关乎视力健康问题。
2.1照度 照度即光照强度,以Lux为单位,指的是单位面积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
也就是说,这个照度用来回答光的亮度,即【这灯够不够亮】的问题。
国家规定也对应出台系列的居住建筑的照度标准值:
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规定如下:
起居室:
一般区域100lx,书写阅读区域300lx 卧室:
一般区域75x,书写阅读区域150lx 厨房:
一般区域100x,操作台150lx 餐厅:
150lx 卫生间:
100lx 2.2 防眩光 当我们不小心跟太阳对视一下,会觉得非常刺眼,那就是眩光。
对眼睛会造成一定危害的眩光,主要是不适应性眩光和失能性眩光。
不适应性眩光——由于亮度分布不适当,视线范围内存在高亮的光源,而引起视觉不适。
避开不直视就好,但如果长时间处于不适应眩光的环境中,会引起视觉疲劳、酸痛流泪、视力下降等问题。
失能性眩光——由眩光光源引起的视觉功能下降或者短暂失明。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建筑照明标准,日常使用普遍选择眩光值URG≤19 。
除了看防眩指数,备受家装设计青睐的筒灯和射灯,需要额外地做防眩处理。
这就涉及到了【遮光角】。
遮光角<30°的灯具会对人眼产生刺眼的眩光,灯具遮光角应约等于45° ,同时还可选用有防眩网设计的。
现在市面上做到深防眩效果的筒灯跟射灯,也就是见光不见灯,遮光角约在60°了。
2.3 显色指数高 显色指数是衡量对物体本来颜色的还原能力。
太阳光的显色指数是100,理论上灯具的光线,数值越接近100,显色性能就越好,看到的颜色失真越少,辨色准确率越高。
一般显色指数把光源显色性粗略分为四类:
差:
50以下 一般:
50 ~ 70 良好:
70 ~ 80 优秀:
80以上 按照以上标准划分,应用场合对显色指数要求大致分为:
普通照明区域选择80Ra以上,需要高度用眼的区域建议选择90Ra以上,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2.4 无频闪危害 频闪便是由光源的明暗交界线转变而产生的,一般分成二种:
可视频闪与不可视频闪。
频闪对眼睛健康影响尤其大,频闪会造成流泪、眼睛干涩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可能会诱发偏头痛等。
国家对于这个指标有个标准——频闪波动指数要降低在8%的范围内才是合规的,而如果肉眼都能看到灯在闪的话,肯定不达标了。
现在网上有很多手动测试方法,源于CCTV2-315晚会里面,广东质检院的工作人员介绍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检测方法:
没有专业设备的,可以打开手机的相机功能,对准开着的LED灯。
如果屏幕很“稳定”,LED灯就是没有频闪的。
可是在交流下工作的所有光源都会产生闪烁。
闪烁的程度取决于交流电流的频率、光源产生的光的持续性和观察条件。
所以这方法并不特别靠谱。
幸亏现在的LED灯具和显示器等设备基本都能做到无可视频闪,不过关键还是看是否有相关检验证书。
2.5 色温适中 色温越高,光线越白,色温越低,光线越暖。
一般的休息区域,2700K~4000K比较合适。
特别是夜晚不要使用高于4000K的色温。
而稍暖的色温——5500K左右,能够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不少的小伙伴喜欢更偏爱色温较高的白光(6000K以上),认为这种色温会令人集中精神,视物更清晰,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但是高色温意味着更多的蓝光,因而对眼睛的伤害也是更大。
但很多时候一个场所会兼具多种功能,比如卧室,除了睡觉,还会在里面学习、看书、娱乐等。
不同的功能就需要不同色温的灯,面对这种情况,建议选购可三色调光的吸顶灯。
2.6 无蓝光危害 蓝光会使得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视疲劳。
长时间的视觉疲劳,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出现复视、阅读时易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
还会抑制我们褪黑色素的分泌,这也是为什么在睡前玩手机会造成睡眠质量不高甚至难以入睡。
不过完全消除蓝光,会导致灯光无法真实地反映物体原本的颜色,反而会让光线变得令人难以接受,所以灯具会被要求做到把蓝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按危害风险从低到高排序视网膜蓝光危害组别为RG0,RG1,RG2和RG3,目前安全标准规定,LED灯具产品的蓝光危害组别不能超过RG1或RG2。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稚嫩的眼睛,GB/
T 9473-2017规定,读写作业台灯的视网膜蓝光危害组别不能超过RG0。
怎么选购好的防蓝光照明灯?认准——“蓝光危害等级 RG0” 3.从硬核配置质量 市场上LED灯具竞争激烈,质量参差不齐。
同款同色同亮度的LED灯,价格却相差2、3倍。
价格差别大,质量差距更大,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LED灯的硬件配置上。
3.1 灯珠品质 灯珠价格主要由使用寿命与光效决定。
芯片:
芯片品质决定灯珠的亮度与光衰,不同品质的LED芯片关键是寿命,而寿命又由光衰决定。
光衰小、则寿命长,价格也水涨船高。
大品牌的LED灯寿命基本在20000~50000小时及以上,以每天用灯8小时来计算,质量好的能用到6年以上。
一般来讲,美国和日本芯片品质好价格较贵,台湾次之,中国的LED芯片的价格较为经济。
光效:
同样功率的灯珠,光效越高,亮度越高。
同样的照明亮度,耗电越小,越节能。
同一批灯具的色温一致越好,价格越高。
与之相反的价格低的LED灯,其芯片尺寸较小,电极比较粗糙,所使用的材料(荧光粉及胶水)较差,光衰快、寿命短。
3.2 驱动电源 LED灯的电源质量也影响价格。
电源的寿命影响灯具的整体寿命,灯珠的理论寿命在5-10万小时,而电源的理论寿命在0.2 ~ 3万小时。
优秀的电源实际使用中能够用上3~5年时间,劣质的电源可能得一年一换,两者间的价格可以相差20元~30元不等。
3.3 散热设计及其材质 LED灯工作的时候会发热的,倘若热量不及时导出,会损坏灯具。
一般安全规定使用范围是 -20℃~65℃。
温度的高低主要与灯珠和散热器以及灯珠的功率大小的有关,另外还需判断灯具散热设计是否合理。
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灯珠光衰严重,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以LED吸顶灯为例,其散热主要集中于其灯具的底盘材质与散热设计。
同样的灯搭配不同材质的底盘,他们的导热性能各有不同,最终影响的散热效果也千差万别。
以散热效果来讲,铝材、铁制优先于塑料材质,而基板面积越大,散热效果会更好。
而散热好,灯具的寿命就长。
除了材质与设计,功率比较大的灯具还需要加装散热器。
一般而言,LED功率越大,热量也就越大,而普通的散热器都有最大功率限制的,所以买灯的时候不是功率越大越好。
LED灯的价值都藏在了其材质、配置、设计、工艺上,光靠外观分辨不出来好坏。
所以选购LED灯具的过程中,请记住一分钱一分货,一定要注意低价陷阱,价格过低的灯具可能采用了劣质材料制造而成的,产品品质不一定靠谱,在使用安全上也没有保障。

怎样选购LED照明灯具?有什么技巧么
阅读全文